Windows系统浏览器的演变
Windows操作系统自诞生以来,其自带的浏览器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从最初的Internet Explorer到如今的Microsoft Edge,浏览器不仅是Window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见证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
浏览器作为用户访问互联网的主要工具,其性能、安全性和兼容性直接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Windows系统自带的浏览器随着操作系统的更新而不断进化,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和用户需求。
早期:Internet Explorer时代
在Windows 95到Windows 7时代,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是Windows系统唯一的自带浏览器。IE浏览器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更新而不断升级,从IE1.0发展到IE11,曾经在浏览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IE浏览器深度集成在Windows系统中,用户无法轻易卸载。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IE浏览器在标准支持、性能和安全性方面逐渐落后,无法满足现代网页应用的需求。
过渡期:Edge(旧版)的尝试
Windows 10发布时,微软推出了全新的Microsoft Edge浏览器,取代了长期服役的Internet Explorer。这款基于EdgeHTML引擎的浏览器旨在提供更快的速度、更好的安全性和现代化的用户体验。
尽管新Edge浏览器在性能上有所提升,但由于其使用专有的EdgeHTML引擎而非主流的Chromium内核,在网页兼容性方面仍存在局限,导致用户接受度不高。
当前:基于Chromium的新Microsoft Edge
从Windows 10后期版本开始,微软彻底重构了Microsoft Edge浏览器,将其基于开源的Chromium项目进行开发。这一重大变革使得新Edge浏览器在兼容性、性能和扩展性方面大幅提升。
目前,Windows 10和Windows 11系统自带的浏览器是基于Chromium的Microsoft Edge。它不仅兼容绝大多数为Chrome开发的扩展和网站,还加入了微软特有的功能,如垂直标签页、集锦、阅读模式等,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浏览体验。
IE模式与兼容性支持
考虑到仍有部分企业和政府机构依赖基于IE技术的老旧应用,微软在新Edge浏览器中提供了"IE模式"。用户可以在Edge中启用IE模式,以兼容那些仅支持Internet Explorer的网站。
微软已宣布Internet Explorer将于2022年6月15日正式退役,不再提供支持和更新。未来,Edge浏览器的IE模式将成为访问老旧IE专属网站的唯一官方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