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学术写作中,公式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直接引用他人论文中的公式往往会导致查重率过高。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公式降重技巧,帮助您在保持公式准确性的同时,有效降低论文的重复率。
❦ ❦ ❦
常用公式降重技巧
-
变量替换法
将公式中的变量名称进行合理替换,使用不同的字母或符号表示相同的物理量。例如,将速度v替换为u,将时间t替换为τ等。
原公式:v = s / t
修改后:u = d / τ -
公式变形法
对原公式进行数学上的等价变形,如移项、合并同类项、因式分解等。这种方法不改变公式的本质,但能显著降低重复率。
原公式:E = mc²
修改后:m = E / c² -
分步表达法
将复杂的公式拆分成多个简单的步骤,逐步推导。这不仅降低了重复率,还使公式更易理解。
原公式:y = ax² + bx + c
修改后:
令 k = ax²
则 y = k + bx + c -
符号重定义法
重新定义公式中使用的符号,使用不同的数学符号或希腊字母来表示相同的概念。
原公式:∑(xᵢ - μ)² / n
修改后:Σ(xⱼ - α)² / N
注意事项
提示:在进行公式降重时,务必确保修改后的公式在数学上是等价的,不能改变其物理意义或计算结果。
警告:过度修改可能导致公式难以理解或产生歧义。建议在修改后请同行专家审阅,确保公式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此外,对于一些公认的、标准化的公式(如勾股定理、欧拉公式等),建议保持原样,并在文中注明其标准性,避免不必要的修改。
最佳实践建议
- 在修改公式前,充分理解其物理意义和数学推导过程
- 优先选择变量替换和公式变形等简单有效的方法
- 对于复杂公式,考虑分步表达,既降重又增强可读性
- 保持修改前后公式的一致性,避免在同一论文中使用不同符号表示同一概念
- 在公式首次出现时,详细说明各符号的含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