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背景
在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查重修改时,许多学生会遇到“重复率”这一关键指标。常见的表达方式是“重复率为25%”或“查重率低于15%”。有同学提出疑问:为了降低查重率,是否可以将数字后的“%”符号改为中文“百分之”?例如,将“25%”写作“百分之二十五”?这种做法是否有效且符合学术规范?
百分号与中文表达的本质
从技术角度看,“%”是“percent”的缩写符号,代表“每百份中的份数”。而“百分之”是其对应的中文完整表达。两者在数学意义上完全等价。例如,“25%”与“百分之二十五”表示相同的数值比例。
关键点: 查重系统(如知网、维普、万方等)主要检测的是文字内容的相似度,其算法基于文本匹配、语义分析等。符号“%”本身是一个特殊字符,而“百分之”是三个汉字。改变表达形式确实改变了文本序列。
这样做能降低查重率吗?
从技术层面分析,如果原文中出现了“25%”,而你将其改为“百分之二十五”,查重系统会将这视为不同的文本序列,因此可能避免被判定为与原文完全匹配,从而在极小程度上影响重复率。
然而,这种影响微乎其微。查重系统的核心是检测大段文字的重复,而非个别符号的替换。单纯改变百分号的表达方式,对整体重复率的降低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学术规范与风险
在正式的学术论文中,使用“%”符号是国际通行的标准做法。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工程技术领域,数据和统计结果普遍采用“数字+百分号(%)”的形式。
将“%”改为“百分之”虽然在语义上正确,但会使行文显得冗长、不专业,且不符合学术写作惯例。评审专家或导师可能会认为作者在刻意规避查重,甚至质疑其学术诚信。
结论与建议
不建议将论文中的百分号“%”改为“百分之”来试图降低查重率。
这种做法效果甚微,且可能损害论文的专业性和可信度。正确的降重方法应是:
- 理解原文,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释义)
- 调整句子结构和语序
- 使用同义词替换
- 增加原创分析和见解
- 规范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
保持学术诚信,用实质性内容提升论文质量,才是根本之道。
本文旨在探讨学术写作中的技术细节,倡导规范、诚信的学术行为。数据表达应遵循领域惯例,避免投机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