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实验方法部分的仪器设备描述常常因为使用标准术语和固定表达而面临查重率过高的问题。本文将系统介绍针对仪器设备描述的降重策略,帮助研究者在保持科学准确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文本重复率。
为什么仪器设备描述容易重复?
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技术参数等信息具有高度标准化的特点,导致不同论文中相关描述容易雷同。此外,许多研究者习惯直接引用产品说明书或文献中的标准描述,进一步增加了重复风险。
重要提示: 降重的核心是 表达方式的创新 而非信息的篡改。所有技术参数和仪器功能必须保持准确无误。
主要降重策略
1. 同义词替换与表达转换
在不影响专业性的前提下,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表达替代常见词汇。
- "采用" → "使用"、"选用"、"配置"
- "进行" → "实施"、"开展"、"执行"
- "测定" → "检测"、"分析"、"测量"
2. 句式结构调整
改变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序,实现表达多样化。
原句:采用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样品分析。
降重后:样品分析在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完成,该仪器配置了DAD检测器。
降重后:样品分析在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完成,该仪器配置了DAD检测器。
3. 信息整合与重组
将分散的仪器信息进行逻辑重组,形成新的叙述方式。
原句:
1.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样品。
2. 电子天平型号为METTLER TOLEDO ME204。
3. 天平精度为0.1mg。
降重后:
样品称量使用METTLER TOLEDO ME204型电子天平(精度0.1mg)完成。
1.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样品。
2. 电子天平型号为METTLER TOLEDO ME204。
3. 天平精度为0.1mg。
降重后:
样品称量使用METTLER TOLEDO ME204型电子天平(精度0.1mg)完成。
4. 增加功能说明
在描述仪器时,适当补充其在本实验中的具体功能或作用。
原句: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降重后:为定量分析反应产物浓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值。
降重后:为定量分析反应产物浓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值。
5. 被动语态与主动语态转换
灵活运用语态变化,丰富表达形式。
主动语态:我们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形貌。
被动语态:样品形貌通过扫描电镜进行观察。
被动语态:样品形貌通过扫描电镜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 保持准确性:仪器名称、型号、技术参数等关键信息不可更改。
- 避免过度降重:不要为了降重而使用生僻或不专业的表达。
- 尊重知识产权:直接引用厂家技术文档需适当标注来源。
- 统一术语:全文对同一仪器的描述应保持一致。
总结
仪器设备描述的降重需要在保证科学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表达方式的创新来实现。建议结合多种策略,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最重要的是,降重后的文本必须能够准确传达实验方法的核心信息,确保研究的可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