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巧与策略指南
在撰写技术类论文时,代码是展示研究方法和实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作者发现自己的论文在查重时代码部分出现了较高的重复率。这通常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改变代码的整体组织方式,而不影响其功能:
// 原始代码 function calculateDistance(x1, y1, x2, y2) { return Math.sqrt(Math.pow(x2-x1, 2) + Math.pow(y2-y1, 2)); } // 重构后 function euclideanDistance(pointA, pointB) { const deltaX = pointB.x - pointA.x; const deltaY = pointB.y - pointA.y; return Math.sqrt(deltaX * deltaX + deltaY * deltaY); }
在代码中加入大量原创性文字说明,解释每个部分的设计思路和实现原理:
// 计算两点间欧几里得距离 // 该函数实现基于几何学基本原理 // 输入:两个二维坐标点的x,y值 // 输出: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 算法步骤: // 1. 计算x坐标差值 // 2. 计算y坐标差值 // 3. 应用勾股定理计算斜边长度 function calculateDistance(x1, y1, x2, y2) { // 计算水平方向距离 let deltaX = x2 - x1; // 计算垂直方向距离 let deltaY = y2 - y1; // 使用平方和的平方根得到最终距离 return Math.sqrt(deltaX * deltaX + deltaY * deltaY); }
使用不同的算法或数据结构实现相同功能:
将大段代码分解为多个小函数或类,增加代码的结构性和可读性:
// 将复杂功能分解为多个小函数 function processData(data) { // 数据预处理 const cleanedData = cleanInput(data); // 数据转换 const transformedData = transformData(cleanedData); // 数据分析 const result = analyzeData(transformedData); return result; }
在原有代码基础上增加论文特有的功能或特性:
对于非关键实现细节,可以考虑使用伪代码描述算法流程:
算法:图像边缘检测 输入:灰度图像矩阵 I 输出:边缘检测结果 E 1. 对图像I进行高斯平滑处理 2. 计算图像梯度幅值和方向 3. 对梯度图像进行非极大值抑制 4. 使用双阈值检测连接边缘 5. 返回边缘图像E
了解查重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