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和投稿SCI论文的过程中,查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许多科研工作者都会遇到一个困惑:SCI论文查重时,参考文献部分是否会被计入重复率? 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论文的重复率结果和投稿成功率。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一关键问题。
一、主流查重系统如何处理参考文献?
1. iThenticate(最常用的SCI查重系统)
iThenticate是国际上最权威的学术查重系统,被绝大多数SCI期刊采用。该系统具备智能识别功能:
- 能够自动识别文末的参考文献列表
- 通常会将参考文献部分排除在重复率计算之外
- 但仍会检查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性
- 如果参考文献格式混乱,系统可能无法正确识别,导致被计入重复率
2. Turnitin
Turnitin系统同样具有参考文献识别能力:
- 可以识别标准格式的参考文献
- 提供"Exclude Bibliography"选项,可手动排除参考文献
- 建议使用标准的引用格式(如APA、MLA等)
重要提示:虽然主流系统有识别功能,但不能完全依赖系统自动识别。确保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位置明确(通常放在文末),并使用期刊要求的引用格式。
二、为什么参考文献有时会被计入重复率?
尽管查重系统设计上会排除参考文献,但在实际操作中,参考文献仍可能被计入重复率,主要原因包括:
- 格式不规范:参考文献格式混乱,缺少必要标识(如"References"标题),系统无法准确识别
- 位置不当:参考文献未放在文末,或与正文内容混杂
- 系统设置:某些查重服务未启用参考文献排除功能
- 过度引用:连续引用多篇文献的标题,可能被识别为文本重复
三、如何正确处理参考文献以降低查重风险?
核心原则:无论系统是否自动排除,都应将参考文献视为需要规范处理的部分。
1. 格式规范化
严格按照目标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进行排版,包括:
- 使用统一的引用格式(如Vancouver, APA, IEEE等)
- 确保标点符号、斜体、大小写等细节准确
- 在参考文献列表前添加明确的标题,如"References"或"参考文献"
2. 位置明确化
将参考文献统一放在论文的最后部分,与正文明显分隔。
3. 提交前自查
在正式提交前,可以:
- 使用查重系统的"排除参考文献"功能
- 手动检查查重报告,确认参考文献部分是否被正确识别
- 如果参考文献被计入重复率,检查并修正格式问题后重新检测
四、常见问题解答
Q:如果参考文献被计入重复率怎么办?
A:首先检查格式是否规范,然后尝试重新提交检测。如果问题持续,可联系期刊编辑说明情况。
Q:是否需要手动删除参考文献再查重?
A:不建议。保留完整的论文结构更符合投稿要求,且有助于全面评估论文质量。
Q:不同学科领域的处理方式有差异吗?
A:基本处理原则相同,但不同期刊可能有细微要求差异,建议查阅目标期刊的作者指南。
总结:主流SCI查重系统(如iThenticate)通常不将格式规范的参考文献计入重复率,但这并非绝对。为确保万无一失,作者应严格遵循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确保格式正确、位置明确。最稳妥的做法是:提交前使用查重系统检查,确认参考文献部分被正确识别和排除。